红肉蜜柚的栽培技术
花果管理
春季是红肉蜜柚发根、长春梢、长花穗、开花、结幼果的初期,这个时期如病虫危害、缺肥、干旱对柚树壮梢、壮花、座果率高低有直接影响,是提高当年产量的关键时期。必须适时采取各项春管技术措施,才能促进壮梢、壮花、提高座果率,夺取丰收。
春梢用肥
及时施用春梢肥对提高蜜柚春梢柚吐、壮梢、壮花和提高座果率尤为重点。1.初结果株产100市斤果,施三元复合肥2.5市斤或株产100市斤果施用尿素7两、钾肥2两,分两次施用,这次肥于“立春”——“春分”施用。
疏花摘心
疏花疏梢摘心
红肉蜜柚花
量多,座果量大。疏花疏梢和适当摘心,有利于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,提高有效的花质,促进座果率;减轻树体负荷,促进果实生育,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。
1.疏花枝。成年结果树或衰退树的花量多,应疏去部分弱花枝。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。原则上掌握去弱留壮的原则,一结果母枝上留4-5朵花,全树实行早中晚合理搭配的原则。疏花后,集中树体养分,以满足留下花蕾的生育需求,促使花蕾大,花质好,花后座果率高。
疏花时应掌握弱树重疏,初结果树轻疏或不疏,盛果树重疏,盛果树生长高大,不利疏花,花期又常遇阴雨连绵天气,可采取摇花办法,以摇落部分花蕾,减轻由于过于密集而产生花蕾霉烂等弊病。
2、疏梢。疏梢能提高树体通风透光,减少病虫危害,是提高座果率的有效措施。疏梢,一般疏树冠顶端、外围较密部分,较高徒长枝适当疏一部分,树冠内嫩春梢和树冠外围短春梢是来年结果母枝,一般不能疏除,春梢疏除只能控制在春嫩梢5%以内,不能疏得太多。以利增加叶量,制造更多叶绿素,提高座果率,达到果多优质高产。
3、摘心。摘心能提高座果率,累积树体营养,减少无效的营养消耗,多挂果,挂好果。摘心一般于树冠顶端徒长枝进行,幼梢长达5-7寸时摘心,只留4-6片叶。
保花保果
春季红肉蜜柚,抽梢、现蕾、开花,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,特别是开花期,阴雨、高温、干旱对开花、座果有危害,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技术措施,才能达到保花保果,夺取丰产优质。
1、培养健壮春梢结果母枝。主要是培养健壮的一、二年春梢和二年秋梢,春梢嫩叶期树冠内嫩春梢和树冠外围短嫩梢是来年结果母枝,有健壮春梢,为来年座果率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。
2、喷射微量元素。适时适当喷射微量元素,是行之有效的达到壮梢、壮花、提高座果率的技术。春嫩梢花开前和谢花幼果初期各喷1-2次0.2%硼砂或0.1%硼酸 0.2%磷酸=氢钾 0.3%尿素液,就能达到保花保果目的。
3、花期、幼果期适量肥水和温度。春梢抽吐、花蕾、花穗,开花授粉需要适量肥料、水分和适宜温度。如果在花蕾期和开花期缺肥、长时间高温干旱,会直接影响花壮,不育花多,座果率低。在花蕾期和开花期,有自来水果园,柚树地面适当喷水,不能喷在树上,如果把水喷在树上,增加幼嫩叶和柚花的湿度,会使春梢嫩叶、柚花、初结的小果感染病虫害,引起落果。喷在地上的水分,能使开花期补充足够水分,达到提高座果率和减少病害发生。
4、二次环割。柚树花期和幼果初期,经常出现恶劣的气候,如高温干旱、阴雨低温等不良气候因素,会给开花授粉和座果不利的影响,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,提高座果量。二次环割是有效促进保花保果的有效措施。对肥水管理好的柚园,初结果树、旺壮树,如遇阴雨连绵等不良气候,要施行二次环割来保果;盛结果树,退弱树不要采用二次环割。环割方法:在分枝低位部施行环割一刀,留一小枝不环割,环割要一刀通达,达到保根保树势,达到保果增产目的。施行环割必须根据花量树势,花量多在花谢90%时施行环割;花量少在谢花60%时施行环割。树势衰弱不许环割,防止柚树衰退或死亡。
红肉蜜柚花芽一般在采果前9月下旬开始进行生理分化,采果后(11--12月)进入形状分化.冬季适当低温和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,温湿度条件的变化或人为处理会影响花芽分化期,从而出现早花或迟花.
红肉蜜柚花芽分化是在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相对平稳.外界适宜低温和干旱条件影响下进行.生长旺盛的结果树必须采取控水肥.控梢的办法,以抑制营养生长:结合断根.拉枝,适当环割.环剥.环扎,以提高细胞液浓度,减缓树体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.
施用肥料
适当调节柚园土壤酸碱度
果园土壤pH植与土壤元素的有效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差性,土壤反应对元素有效性有显著影响。根据广泛的调查分析,从土壤养分有效性角度而言,蜜柚园土壤pH的适宜范围为5.5~6.5。因此,对酸性红壤柚园应重视逐渐降低土壤酸度,尤其是适量施石灰中和其酸度;对盐碱性土壤柚园,则可施硫磺、石膏、生理酸性肥料以及有机肥等。
根据土壤特性和肥料性质施肥
我国柚产区土壤类型及性状差异较大,需依土壤特性施用合适的肥料种类,并掌握合理施用量、时期及方法。沙性土保肥力较差,应分次少施;黏性土保肥力较强,一次施量可稍多。盐碱土不宜选用氯化铵、氯化钾或硝酸钠,酸性土施磷肥可选用钙镁磷或磷矿粉,石灰性土宜选过磷酸钙、硫酸氨等酸性肥料。 各种肥料的性质差异较大。通常有机肥多作基肥深施,无机肥中有碱性、酸性肥,亦有挥发性强或在土中移动性差的,应依其特性合理施用。如硝态氮肥、尿素等在土中移动性强,可在柚树需氮多的新梢期、幼果期施用,且施后不可大水漫灌;含锰高的酸性土,应控制生理酸性肥料(如硫酸氨、碳铵等)的施用,否则易加剧土壤酸化,导致锰中毒;碱性土应避免施用碱性肥,以防止柚树缺铁症加重;磷肥在土中易被固定,可配合有机肥施用。
合理施肥量和元素平衡施用
当今,我国柚产区的施肥量存在两种倾向,一种是施肥量不足,造成产量低,品质差;另一种是滥施肥料,尤其是单施个别化肥,导致生长结果异常,浪费肥料,污染环境。因此,应依据土壤条件、树体状况等掌握合理的施肥量。值得指出,各地柚园施肥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养分供应不平衡的问题,从而出现柚树营养失调,汁胞粒化加剧。因此,应注意各种元素的合理比例,以维持树体养分的平衡。
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
有机肥富含有机质,养分完全,肥效长,能明显改善土壤性状,而无机肥虽肥效迅速,但养分单纯。因此,柚园应重视施用有机肥,通常可占全年氮肥量的一半以上,并配施无机肥。实践证明,推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培肥途径,可促进园地土壤改良熟化,且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结果,也是矫治红肉蜜柚汁胞粒化的重要技术措施。